▲ 1995 年 陕西长武
古往今来,百年殡仪4000253450中国百姓把寿材看的很重,人活着的时候住在房子里,死了就要住进棺材里。
房子和棺材都是为人建造的,也就是人们常说的 " 人间和天堂 ",去了天堂也要有个好归宿。
▲ 2012 年 陕西太白
但天堂到底长啥样,谁也没见过?只是生前的寿材看得见、摸得着。
为了建造这座天堂 " 小屋 ",有人很早就开始筹划了。
▲ 1994 年 陕西长武
可别小看这座埋在泥土里的 " 小屋 ",它可是个漫长的过程,其中还包含许多传统文化。
▲ 2001 年 甘肃礼县悬棺
千百年来,中国百姓一直奉行土葬传统,只是近年来,考虑到土地和环境,政府提倡丧事从简,城市居民统一实行火葬。
而在广袤的乡村就难以实施,仍延续土葬这一传统,并且看得很重。
▲ 1993 年 陕西陇县
几年前,有个地方城乡全部实行火葬,一些观念陈旧的老人 " 提前 " 去世了,目的就是为了有个好归宿。可想,土葬在中国百姓心目中的重要性。
▲ 2002 年 陕西佛坪
土葬就要有寿材,这是对逝者的尊重,有人火花后的骨灰盒还要装进寿材里下葬,于是寿材成了老年人家中不可或缺的 " 大件 "。
▲ 2013 年 四川广元
特别是在一些土葬盛行的地方,为了这口寿材,许多人家早早就开始筹备,直到老人入土为安。
▲ 1995 年 陕西长武
我国农村现状是,只要家里盖起新房,给娃娶了媳妇,家业就已基本形成,往后的日子就开始筹备寿材了。
▲ 2008 年 四川北川
至于说家里的锅碗瓢盆、农具等都不算个啥,唯有寿材最值钱。
▲ 2020 年 陕西旬阳
百姓为何把寿材看得如此之重?这是受早期人们生活困难、寿命不长等所影响。
解放初期,我国人均寿命才 35 岁,加之各种疾病风险,以及天灾人祸等不稳定因素,这就使得百姓在有生之年赶紧备好寿材,以防万一。
▲ 2024 年 陕西旬阳
我国传统是老人去世后,葬礼由后人料理,养儿防老就是这个目的。
但很多老人不愿给娃添负担,趁自己还有把力,平时省吃俭用积攒材板钱。
▲ 2020 年 陕西武功
当钱积攒的差不多了,就会去集市里购买材板,请匠人来家里定做。
寿材制作完成后,会在材首挂上红色布料,贴上 " 寿 " 字,以寓意吉祥。
并且还会邀请远亲近邻及乡党前来庆贺,增添喜庆气氛。
▲ 1995 年 陕西陇县
材板挺有讲究,富贵人家一般选用上等楠木独板,表示千年不朽,但价值非常昂贵。
贫苦人家一般选用薄木板拼钉,但埋在黄土里 " 寿命 " 不长;高档硬木就不一样,虽然仍是埋在泥土里,但防腐性好,埋在地下年份久。
▲ 2001 年 陕西横山
其实城里人去世火化后都装进了体积不大的骨灰盒里,但这个小盒也蛮有讲究,档次低的千儿八百,高的要好几万。
▲ 2018 年 长沙
人就是这样,虽然去世后都装进盒子里了,但心里仍期望尸骨永存,就像帝王棺木那样,千百年后还能分辨出性别。
▲ 2016 年 陕西长武
普通百姓无法和人家帝王相比,但愿望是一致的。从古到今,人生于尘土,死于尘土,有生就有死。在我看来,没必要和死人去攀比。
▲ 2004 年 陕西铜川
由于黄土地受地理环境影响,树木生长周期长,上等木材奇缺。
但这里的百姓下葬必须要有棺材,一般大点的集市都有寿材专卖店。
▲ 1995 年 陕西长武
普通人家大都采用松木,每副大概在三四千块钱,如果是上等整块硬木,至少要花一两万。
材板扛回家后,要风干多日,等材板干透,这个时间有长有短,还要看手头积蓄。
▲ 2010 年 陕西山阳
一切就绪后,就会请匠人来家里定做,制作一副寿材大概需要 3 个工,工时费在 1200 块钱左右。
匠人制作完后,会在里面躺一下,一是为了试一下寿材长短宽窄,二是表示里面已经装过人了,就不会咒死别人了。
▲ 2025 年 陕西周至
我国一些地方重男轻女习俗由来已久,但男女在寿材上是平等的。
夫妻俩采用的材板不分等级,看似一副寿材,却体现出老夫老妻相亲相爱、白头偕老。
▲ 1995 年 陕西长武
" 小屋 " 建成后,通常会摆放在家里厅堂,确保其头部朝向东方,尾部朝向西方,担心落入尘土,上面盖着结实的彩条布,看上去十分醒目。
▲ 2006 年 陕西旬阳
外人难以理解,为何要将寿材摆放在厅堂?这里面有讲究,按照民间说法,寿材摆放的时间越长,人的寿命就越长,并且还可用来辟邪,保佑家人平安。老人每天瞅见寿材,夜里睡觉心里都踏实,因为这是天堂的 " 家 "。
▲ 1997 年 陕西永寿
如果遇到后生意外身亡,家里来不及买棺材,也不许动用长辈的。
不是老人不舍得,而是不吉利,本来就很悲伤,哪个愿看到棺材里躺着自己的娃?谁能受得了?
▲ 2010 年 河南漯河
遇到这等事,就要赶紧去别人家借,等料理完后事,按照同等材质给人家还上。
▲ 1995 年 陕西长武
民间就害怕遭遇突发重大灾难,瞬间夺去多条生命,周边棺材售尽。比方 2001 年,陕西横山大爆炸死了 80 多人,方圆几十里的棺材都已售尽,搞得村民措手不及。
▲ 2001 年 陕西横山
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,各地风俗不一样,有些地方寿材做好后,还要精雕出多种吉利图案,看上去就像一幅木雕艺术品,并且每年要将寿材抬出来晾晒重新刷漆,直到老人去世。
▲ 1994 年 陕西长武
不管咋说,老人去世后必须入棺,哪怕是倾家荡产也要将逝者装进棺材里下葬,不然这家人在村里就抬不起头,人家会骂 " 羞你先人哩,你大死了连口棺材都没有!"
▲ 1996 年 陕西麟游
这些民间讲究和习俗不仅体现出对逝者的尊重,也寄托着生者对逝者的美好祝愿和对长寿的期望。
▲ 2016 年 陕西长武
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,殡葬也发生了很大变化,各地都在推行火葬,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均认可,毕竟人已故,没必要在后事方面过于奢侈,传承故人的美德,或许就是最好的敬重和缅怀。
▲ 2005 年 陕西长武